孩子,你是在为你自己读书! -j9九游会官方

2016-03-04 13:41:42   来源:晨曦教育-hebcxjy   点击:

  

   “听话,快回屋读书去!”

  “听话,快去学习!”

  这也许是经常回响在我们耳畔的话语吧!

  长久以来,听不听话好像是评价子女好不好的首要标准。因为,在父母、长辈的眼中,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,而我们也经常听到父母或长辈这样称赞“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”。于是,为了得到这样一句称赞,很多孩子为了听话而读书,甚至可以说是为了父母而读书。

  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,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对我们的读书学习有了更多的规定性,希望我们上最好的学校,恨不得我们琴、棋、书、画样样精通,甚至把我们的成长之路都规划好了,而我们为了那句“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”,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,而这样真的利于我们的成长吗?

  我们知道,一个人做事的动力有两种,一是内在动力,二是外在动力。

  内在动力,源于一个人内心对事物的兴趣,做事之后带来的喜悦感、成就感,而这种感觉又会增加他对做事本身的兴趣,促使他产生愿意做事的自觉冲动。外在动力,则是由一个人的外部因素刺激所导致的,这种刺激虽然也会让他产生喜悦感、成就感,但这种感觉却是有条件的,一旦这种外部因素发生变化,不再对他有吸引力,那么他就不再愿意继续做事,甚至会对事情产生厌恶感。事实上,读书学习亦是如此。

  下面这个故事,可以更好地诠释这个问题。

  一位退休老人原本居住在一个安静的地方,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,有3个孩子经常将一个破旧的铁桶踢来踢去,喜欢清净的老人实在是受不了这种噪音,便决定想办法阻止他们这种行动。

  一天,3个孩子正在踢铁桶,老人走到他们身边,说:“看你们踢桶,还真是有意思,你们要是不来,我还觉得有些寂寞呢!这样吧,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桶,我就给你们每个人两元钱的报酬。”3个孩子非常高兴,每天都到那里使劲地踢桶,而老人也如约给他们报酬。

  过了几天,老人对3个孩子说:“由于物价上涨减少了我的收入,我恐怕只能给你们一元钱了。”3个孩子虽然有些不满意,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,每天放学后都坚持来踢桶,却没有以前那么卖力了。

  又过了几天,老人愁眉苦脸地对3个孩子说:“实在对不起,我最近手头太紧了,恐怕只能给你们五毛钱了。”

  3个孩子的脸上立刻显出了不屑的表情,其中一个孩子说:“谁会为这区区五毛钱而浪费宝贵的时间,我们不干了!”从此之后,老人居住的地方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。

  一开始,那3个孩子踢桶,就是图个乐,这是内在动力的驱使。然而,当老人用额外的行为理由(金钱)对他们进行刺激,而金钱的刺激在短时间比内在动力(自娱自乐)更有吸引力时,他们的内在动力就转化为了外在动力(获取金钱报酬),结果就变成了为了钱而玩耍。如此,虽然提高了他们踢桶的积极性,但是却减弱了他们踢桶的兴趣。当这种外在动力对他们无法产生吸引力的时候,也就没人再愿意白费力气了。

  仔细想一想,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听话而读书时,不是也和故事中讲述的一样吗?我们用“听话”作为读书的诱饵,已经颠覆了读书的初衷,将读书从内在的自觉引向了外在的价值,当我们觉得不值得为了听话而读书时,可能就会出现厌学情绪。

  事实上,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为了听话而读书的。对于成功而言,一个人的内在动力比外在动力重要得多,内在动力更加持久、强烈。对于读书学习,听话只是外在动力,而内在动力是读书的兴趣,是增强自己的学问,完善自己的道德,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、对民族、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。

  在成长的道路上,父母虽然为我们付出了很多,但是我们要明白,决定我们未来命运的,不是父母,而是我们自己。所以,我们不能为了听话而读书,不能被动地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读书,更不能盲目地踏上父母为我们规划好的人生轨道,而是要知道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努力,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读书。如此,我们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。

  选自《孩子,你是在为自己读书》一书,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!

上一篇:班主任不得不说的忠告!有多少学生后悔没看这篇文
下一篇:高考生需要的“扣子学”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