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考试,尤其是中高考,一分之差,可能会导致最终录取相差一个批次。因此我们必须抱有每分必争的原则。面对考试除了平时的努力,也要注意考试答题的技巧和方式,以下阅卷潜规则,可以让你在考试答题时避免不必要的失分! 阅卷现象一:改一道题有时只用数十秒 据近几年参加阅卷的老师透露,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(只改其中一题),改一道题的时间只有几十秒到1分钟。比如,据说一份作文卷,五六十秒改完算是慢的,有的人只用30秒就能改完,一个老师平均一天能改三四百份作文卷;再比如,有些计算题,十来秒就改完。 对策:面对如此改卷速度,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,尽可能博得老师的好感。首先,卷面要整洁,字迹要工整,层次清楚。如果书写模糊,涂改很多,难以辨认,也不能给分。其次,概念要准确、叙述要简明,让人一看就明白。另外,要依题作答,不要乱涂乱画。 阅卷现象二:第一印象好常能得高分 据说,有这么一份作文试卷,由于开头写得非常漂亮,两位改卷老师都十分满意,都没往下看,不约而同就给打了50多分。后来,卷子传到组长处,才被发现,该卷的作文其实只是写了两三百字。 对策: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,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,特别是作文,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。在中考语文和英语作文改卷过程中,改卷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试卷,如果写作上没有新意,就容易流于一般。因此,写得别出心裁、个性鲜明、出彩,也是作文拿高分的策略之一。 阅卷现象三: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考试时,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,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。因此,阅卷过程中,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,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,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。 对策:答题时,不论答多答少,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、关键词写出来,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。这样,不论你怎么答,都不用担心失分。 阅卷现象四:阅卷常常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,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,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。“答对得分,答错不失分”的现象非常普遍。而除了要点之外,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,句子表达是否准确。如果结构清晰、句子准确、表达流畅,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。 对策:答题也好,作文也好,一定要把要点部分写完整,只有平常多多积累,才能在竞技中处于不败之地。 阅卷现象五:老师喜欢条理分明的卷子 每天要改数百份、甚至数千份的卷子,光是翻看页面,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,因此,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,条理分明,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,都尽量给分。 对策:答卷时,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,字迹清晰,让人一目了然。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,不分点啰嗦一大堆,这种做法反而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,给寻找关键词带来困难,极易引起失分。 阅卷现象六:重视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考试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,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,符合就得分,不符合则失分,毫不含糊。因此,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。失分的原因绝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,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、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。 对策:平常学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用语、规范表达的习惯,这样才不会在中考中无谓失分。 阅卷现象七:喜欢锦上添花不爱雪中送炭。 在评卷过程中,有评卷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总分的影响,当考生得分较高时,阅卷人判分往往慎之又慎,检查又检查,反之则易于草率。这就是评卷人“喜欢锦上添花,决不雪中送炭”的心理表现。 对策:只能平时努力,考试多加油! |